本文章為試用心得並無授權作為任何商業用途,如需複製/引用文章請至通路王會員後台;若在此複製/引用進行推廣,則需自行對文章內容負責,謝謝您。
虹光行動CoCo棒2專業版 (MiWand 2 PRO)虹光行動CoCo棒2專業版 (MiWand 2 PRO) ~掃描速度快到沒話說~ 發現這支虹光行動CoCo棒時~簡直就像發現了救星~ 因為平時我就喜歡收集雜誌裡的食譜, 但是一本厚厚的雜誌中,食譜的部分也才幾頁, 所以書架已經爆滿, 舊的雜誌又捨不得丟, 堆一堆在和式房間,常常被念 現在發現了虹光行動CoCo棒,可以把我想要的那頁掃描下來, 這樣就不用收集一大堆過期雜誌啦~ 也算是順便幫家裡大掃除一下囉! 先來介紹一下我的【虹光行動CoCo棒第二代 - 專業版】
整箱寄來~包得好好的~還有保護的氣泡紙~
我的虹光行動CoCo棒第二代可是專業版的~ 到底專業版的跟一般的有什麼差異, 就是專業版的多了一個可以自動進紙掃描的底座, 等下一一開給大家看嘿~ 先詳細看一下外盒上的標示~
我這台是紅色的~先開箱吧~
把上面的相關說明文件、入門指南、保證卡、清潔布、校正卡、...等東西取出後~ 會看到所有的東西就整齊地排列在盒子裡,
每樣都有用塑膠套包著, 而且固定的很好~ 再續開吧~
一一取出東西~
有虹光行動CoCo棒第二代-專業版(含底座)、記憶卡、 電源供應器(底座用)、充電器、充電電池、USB Cable、便攜袋。
底座前面有個灰色的卡榫, 壓一下就可以把掃描器取出,
CoCo棒的螢幕是大小為1.8吋,
上面有一個指示燈, 紅燈標示有問題、綠燈才是OK的燈號!
這是與底座連接的插孔!
側邊還有mini USB的插孔以及記憶卡的插孔~
電池開蓋處在此~ 接著當然就是先裝電池囉,
使用裡面附送的充電電池, 記得只能使用充電式的AA電池或是鹼性電池唷!
虹光行動CoCo棒第二代與底座都有雙排滾輪, 手動掃描與自動進紙掃描時都很好使用!
底座四個角落還有止滑墊,蠻適合放在辦公桌上使用的! 防滑效果很棒~
使用裡面的記憶卡4G Micro SD,直接插入記憶卡插槽中即可, 記憶卡裡還有附上全能影像經理, 可以輕鬆處理掃描後的影像唷!
按開關機鍵就可以開機, 當然關機也是按這個鍵啦~ 另外掃描還是按它,停止掃描了請繼續按它好嘛!
原廠設定是英文的, 但是如果不是很看得懂的話,麻煩在選單中選擇繁體中文的, 不要逞強嘿!
按上下鍵在選單中選擇Language(單然依樣按開機鍵選擇), 再選擇繁體中文,接下來~我想大家都看得懂了吧! 選單中有這些選項~
第一次使用時先校正一下, 拿取盒子中的校正卡,把行動CoCo棒放在上面,選擇校正即可! 接著來示範掃描給大家看~ 拿我的食譜當範例吧~
再掃描時液晶螢幕會顯示掃描中~
真的很好操作耶~
完全不費力,輕輕鬆鬆就掃描完一頁, 而且掃描完後會立即預覽,
這個是我掃描入門指南的預覽! 接著給大家看一下我掃描食譜的檔案吧~
掃描出來的效果很棒, 超小的字體也蠻清楚的, 再加上顏色也依樣讓人看了口水直流! 這就是我要的虹光行動CoCo棒沒錯, 實在優秀! 除此之外,若是待機太久還會自動關機!
把USB傳輸線同時連接CoCo棒及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等,
就可以直接打開檔案囉, 可以說是隨插即用, 不用再安裝任何軟體! 輸出的圖片是JPG格式! 接著一定要使用一下專業版專有的饋紙底座~
把CoCo棒裝入饋紙底座後,接著記得要在饋紙底座上插入電源供應器, 不然可是無法使用饋紙底座唷! 還有就是記得也要插插頭@@! 但是只要是饋紙底座有插上電源供應器, 此時就算CoCo棒沒有裝電池也是依樣可以使用唷!
把需要掃描的文件直接放入饋紙底座的入口, 文件就會自動送入掃描了, 超級方便、超級簡單、 而且...有沒有發現它掃描的速度超級快速, 紙跑過去後就掃描完成了,而且掃出來的效果也很不錯, 相當的清楚!
真的很優吧~ 而且攜帶也超級方便,重量只有250克, 看看還有一個便攜袋,
把CoCo棒放進去剛剛好~
如果是學生上補習班或是去學校帶著也不占空間, 尤其是需要借抄筆記的時候, 這時它就可以派上用場了, 把抄筆記的時間省起來多記一點有用的內容! 省時、省力、又方便! 當然經過我一番的努力之後, 我們家舊雜誌內頁都被我掃描的差不多了, 和式又變得超級乾淨,超開心的啦! 另附上產品相關資料給大家參考一下~
看到這畫面就想起學生時代~筆記抄到手都快廢了~
整體來說虹光行動CoCo棒真的蠻優秀的~ 測試結果相當的滿意~ 也推薦給需要偷懶的...不是啦~說錯~ 是推薦給所有認真向學的學生、成功的社會人士、 以及全天下最美麗的家庭主婦.....們!!
此篇文章為個人使用後之心得分享~! 個人創意創作圖文請勿模仿,且此篇分享文也無任何廣告事實及受酬!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! 文章將同步發表至個人部落格:http://phybeangel.pixnet.net/blog/post/90975010
目前已有3則討論:
|